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话成长 > 正文
河源市骆渊名班主任工作室宣传交流平台
聚焦中职教育成果,解锁职教数字化转型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30 14:13:07   浏览次数:414

2024年11月28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茂名市教育局协办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活动在茂名市盛大开启。此次活动借助“南方职教云端学堂”这一平台,打破了地理界限,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河源市骆渊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也通过线上方式热情加入,共同见证了这场智慧的交流和成果的分享。

(图片说明:2024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推广活动)

 

(图片说明:工作室成员参与网络研修)


接下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工作室成员在观看此次活动后的心得与思考,与大家一同探讨教育创新的未来,激发更多的教育智慧与行动。

1.黄丽堪——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与此次网络培训的过程,也是我对自己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更新的过程。我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要求,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将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蓝婉瑄——河源理工学校

在培训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思考。例如,如何确保共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质量?如何有效评估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共平台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建设,同时注重学习者的反馈和参与,形成持续改进和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3.张洁婷——河源理工学校

李志宏老师分享产教融合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让我看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校企紧密协作,依据行业动态优化课程,才能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冯敬益老师讲述中职人工智能培养模式,“四链融合数赋能”开拓新思路,紧跟科技浪潮,借助数字化为教学赋能,提升学生实操与创新能力。

4.李智鹏——河源理工学校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共平台,多路径”模式,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强调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5.欧阳芯——河源市博爱学校

专家们强调的以教研促教改思路,启发我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局限,结合社会热点与特殊学生关注焦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利用线上交流平台带来的资源共享优势,我将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加强与同行的互动交流,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为特殊教育思政教学注入新活力,助力特殊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6.叶小卉——连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武剑飞老师分享了“共平台,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介绍了多平台合作、跨学科教学和多样化实践的探索与成果,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彭明辉老师介绍了基于校本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强调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

7.钟卉邑——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

在教研活动推广中,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高级讲师武剑飞在“共平台,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介绍了多途径,多平台的教学与实践的方法,我将尝试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使我深刻体会到教改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8.陈晓瑜——河源市体育运动学校

这次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邀请了多位专家围绕中职教研与教学改革的相关话题展开了交流。其中,冯敬益正高级讲师则介绍了他在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专家们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提升中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云端学堂的便捷和高效。通过线上学习,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云端学堂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让我能够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9.赖文望——河源市职业技术学校

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研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研,教师们能够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中职教育中,教研更是成为了提升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我还了解到了中职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的重要性。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对于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展示和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可以激励更多的中职教师投身于教学改革和创新中,进而动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以教研促教改的重要性。教研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在中职教育中,通过教研,教师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0.邵燕芬——河源理工学校

通过此次学习,作为一名一线的职业教育教师,深知职业教育前路漫漫亦灿灿,深知肩负的重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教促学,以教促教,以教促改。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第二,课程设置应从“以就业为导向”,转为“就业升学并重”;第三,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及时反思总结,以教促改;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1.王英河——河源理工学校

通过学习“四链融合”与数智赋能的概念,我深刻认识到这一模式对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结合,如同DNA双螺旋结构,相互依存、共同演进,而资金链和人才链则为这一进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动力。数智赋能,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四链”融合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它不仅能够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还能实现全要素在各链间的高效配置和融合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浙江等地的先行先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构建“一云两网四端”的数智化平台框架,实现了国家省市联动的“四链”融合群智认知与决策体系。这不仅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还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学习这一模式,让我更加坚信,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创新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2.袁婧——河源理工学校

通过线上直播收看,我感觉到受益匪浅。直播内容主要有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实践,“四涟融合 数智赋能”--中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共平台,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基于校本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以教研促教促:中职教学成果的培育与推广。让我体会较深刻的是信宜市职业技术教研室主任彭明辉老师讲述的教材的开发和教研的方式方法。从直播中指明了我的教学方向和思路,从中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后我在教育教学中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目标任务,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检查情况,结合反馈整改,持之以恒行动。

13.邹冰——河源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直播中有句话 ——“在学校中,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表现。我以往依赖经验和教学模式,觉得 “这套方法行之有效”,缺乏突破和创新动力。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差,很多学生上课 “假” 听课,即便不打瞌睡、抬头听讲,知识点也无法真正吸收。我发现重复多遍知识点学生才能记住,于是在后续教学中习惯反复提及知识点,这既低效又忽略了基础稍好的学生需求。我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

彭明辉老师说 “不是不合格的老师才需要培训,而是优秀的老师要学习、思考、成长、发展才更需要培训”。教育之路漫长,教师最好的状态是不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在探索中提高自己,结合前辈经验与教学实际,形成特色教学思路,不断历练、反思不足,走出教育舒适圈,开阔眼界。

  备案号:粤ICP备16061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