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友爱零距离
专业:艺术教育部
班级:21艺术3班
指导老师:刘燎东、叶维
参与学生:刁群丰、刘佳明等
教师指导心得: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学生精彩而美丽的灵魂正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从接到微电影拍摄的文件,到微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安排工作,启发学生,动员学生。在学生拍摄工作中,给予拍摄的主题,如何选主题,如何进行微电影的创作。拍摄过程是一种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过程,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检查完成进度,用时间轴规定拍摄任务。拍摄是一个过程,更多的是看到学生工作中的用心,拼搏,成长。在微电影拍摄过程中,给予我的看到的是孩子们的成长,为期一年的学生学习整体布局的开花结果的过程。这次拍摄过程也使我感到非常幸运,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能成为他们的指路人,目睹他们绽放的精彩,收获满满。
学生拍摄实践感悟:在这一年多的学习过程中,班级很多同学参加专业部的视频工作室学习。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在运动场,报告厅,教室开展了多次专题拍摄,但自己做主角全身心投入拍摄的次数不多。这次拍摄分为几个阶段,我们接到了拍摄任务开始,通过讲解主题,进行选材,组建拍摄队伍。首先我们对主题进行了剖析,选好主题,写好剧本,团队把分镜头的脚步逐个进行研究讨论,统一拍摄的过程。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的分工,后勤和后期的任务,我们都能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清晰起来。拍摄的过程是一个重复而又有趣的过程,最终通过团队的合作,我们完成了拍摄工作,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