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17年6月21日晚18:30--21:00时,学术委员会就市场营销、物流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论证。论证会
2017年6月21日晚18:30--21:00时,学术委员会就市场营销、物流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论证。论证会议由邓小文主任主持,专职委员与商贸旅游部领导何碧海、钟小辉以及苏路丹、刘晓莹老师参加了论证会议。
苏路丹老师就市场营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就课程类别调整、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做了说明。与会成员围绕专业定位、岗位面向、核心课程选择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认为,当前的课程体系还有一些知识体系的痕迹,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梳理和设计,体现了工作过程的特点,因此主张调整思路,从主要岗位如销售、客服、终端(门店)等所面对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来确定课程,建议强化市场调查、推销策略、商务谈判、广告业务、营销策划等核心课程,突出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等职业素养类课程,考虑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广告业务与新媒体营销、电商4.0等相关课程内容重新整合,逐步考虑将经济法、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内容融入到几门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中,考虑将沙盘模拟、门店管理、企业管理等列为专业拓展课程。

会议认为,市场营销专业有很好的课程建设基础,对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理解到位,调整思路后重建体系会比较顺利,但考虑到师资力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同意用两年时间完成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项目的框架性设计,完成核心课程的讲义材料,两年后在着手开发校本教材。
会议还论证了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刘晓莹老师就该计划的修改过程、修改思路和存在的疑惑一一作了汇报。与会成员一致认为,本次修订变化很大,突出了核心能力,将新技术(物联网技术)、新业态(快递业务)融入其中。大家赞成将仓储作业、运输配送作业、采购专业、客户服务、快递业务等列为核心课程;将物流基础、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办公软件、商务谈判、物流英语、职业素养等列为专业基础课程;逐步将物流概论、法律知识、基础会计等课程中的有用的部分知识、能力提炼出来,融入到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中,将物流地理融入运输配送作业、商品知识按照其市场属性和物理属性分别融入到仓储作业与采购作业中;将外贸业务、货运代理、企业管理列为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统一列为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根据不同方向),增加物流综合实训(含叉车训练)。

会议要求,各专业老师要先统一思想,用理论指导课程开发和建设,特别是师资力量薄弱的专业,更要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才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这项任务。前期工作确实很辛苦,但也最有成就感,成长也最快。满足于一两门课程教学,是难以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的。